和田玉传播网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119|回复: 4

台北故宫博物院玉器(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5 13: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注册和田玉传播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21、清 碧玉插屏
时代:清  尺寸:长20.7公分 宽14.7公分 厚1公分 
质材:碧玉  功能:陈设 
典藏号:故玉002520N000000000 
说明 碧玉片状长方形版,附木座,竖立为插屏。玉版一面阴刻维摩一苇渡江之像。

 

021.jpg
 
22、清 碧玉插屏
时代:清  尺寸:长20.8公分 宽14.7公分 厚1公分 
质材:碧玉  功能:陈设 
典藏号:故玉002521N000000000 
说明:碧玉片状长方形版,附木座,竖立为插屏。玉版一面阴刻僧侣坐于蒲席之像似布袋和尚。

 

022.jpg

23、清 青玉小插屏
时代:清  尺寸:全高4.3公分 宽4.65公分 厚0.8公分 
质材:玉石  功能:陈设 
典藏号:故玉003105N000000000 
说明:青玉。全器作片状方形,一面饰童子烹茶,另面有「烹茶鹤避烟。小山」刻款,附木座。

 

023.jpg
 
24、清 刻高宗御笔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青玉版册(十页)
时代:清 乾隆  尺寸:长24*11.3公分 厚6公分 
质材:玉石珠宝玉石  功能:陈设 
典藏号:中玉000316N000000000
说明:深碧绿玉,近墨色。全器为长方片状,共十片。第一片封面与第十片封底均以阴刻泥金饰双龙抢珠。其馀十八面均琢高宗御笔「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泥金文前加「学镜千古」印,文末加「辛卯孟冬月中澣养心殿御笔」及「乾」、「隆」方印。器储于长方紫檀木盒内,盒已残。

 

024.jpg


 

25、清 高宗御笔书读洪范青玉版册(八页)
时代:清 乾隆  尺寸:宽11.9公分 长21.5公分 厚0.4公分 
质材:玉石珠宝玉石玉石  功能:礼器/文具、陈设器 
典藏号:中玉000315N000000000 
说明:深碧绿玉,近墨色。全器为长方片状,共八片。第一片封面阴刻填金方框隶书「御笔读洪范」,左右饰双龙,下饰福山寿海。第八片文尾有「乾隆戊申孟秋月之上澣 御笔」,下接「古稀天子之宝」、「猷曰孜孜」二印。全器储于紫檀木盒内,另附两件玉嵌饰。

 

025.jpg


26、清 刻高宗御笔鑑始斋诗碧玉版册(十页)
时代:清 乾隆  尺寸:通长22.5公分 通宽10.3公分 厚0.5公分 
质材:玉石珠宝碧玉  功能:礼器/文具、陈设器 
典藏号:中玉000317N000000000 
说明: 碧绿玉。全器为长方片状,共十片。第一片封面阴刻填金方框楷书「御笔鑑始斋题句」,左右饰双龙,下饰福山寿海。第十片文尾有「乾隆戊午仲夏御笔」,下接「太上皇帝」、「十全老人」二印。封底饰正面龙纹,下饰福山寿海。器储于长方木盒内。

 

026.jpg


27、清 刻高宗御笔先声三捷墨玉版册(六页)
时代:清 乾隆  尺寸:通长24.5公分 通宽13.8公分 高4.8公分 
质材:玉石珠宝玉石  功能:陈设 
典藏号:中玉000320N000000000 
说明: 碧绿玉。全器为长方片状,共六片,均以黄稜包裱,并附木质封面与封底。封面以铜片嵌隶书「先声三捷」。第一片玉片以阴刻泥金饰双龙相对,中央上方为「寿」字,下饰福山寿海。第六片文尾有「乾隆乙卯闰春御笔」,下接「八徵 念之宝」、「自疆不息」二印。封底饰阴刻一龙盘绕、福山寿海。

 

027.jpg


28、清 刻高宗御笔知过堂论墨玉版册(十页)
时代:清 乾隆  尺寸:通长21公分 通宽11.3公分 厚0.7公分 
质材:玉石珠宝玉石  功能:陈设
 典藏号:中玉000321N000000000 
说明 :深碧绿玉。全器为长方片状,共十片。封面与封底均阴刻泥金双龙抢珠,其馀十八面均为高宗御笔「知过论」,文尾有「乾隆辛丑八月中澣并识于避暑山庄之抑斋御笔」,下接「古稀天子之宝」、「猷曰孜孜」二印,附九片黄绫,储于长方形紫檀木盒内。

 

028.jpg


 

29、清 高宗御製书石刻十三经于辟雍序玉版册(六页)
时代:清 乾隆  尺寸:通长22公分 通宽13公分 通厚0.3公分 
质材:玉石珠宝玉石  功能:礼器/文具、陈设器 
典藏号:中玉000322N000000000 
说明:深碧绿玉。全器为长方片状,共六片。第一片封面阴刻方框隶书「御製石刻蒋衡书十三经于辟雍序」,左右饰双龙、福山寿海。第六片封底饰阴刻一龙盘绕、福山寿海。其馀十面全文以馆阁体刻琢。器储于紫檀木盒内。

 

029.jpg


 

30、新石器时代晚期 良诸文化 玉棕
时代:新石器时代晚期  尺寸:长6.6公分 长下6.2公分 宽6.6公分 下宽6.2公分 高7.6公分 
质材:玉石珠宝  功能:陈设 
典藏号:故玉004183N000000000 
说明质地为深浅交杂、不透明的赭色玉。形则为略似上大下小的方柱体。器共分三节,自上而下,分别琢饰简化的神人面纹、神兽面纹及神人面纹,这种排列的方式,在浙江馀杭反山墓地的出土品中,亦有所见。编号故玉2823者,宫中配有木座及珐琅铜胆,表示玉棕已改为花器之用,而落款于癸卯年(乾隆48年、1783)的御製诗则琢于内壁,亦以铜丝嵌于铜胆上。编号故杂1795者,宫中仅配有木座,座上刻有落款于乙巳年(乾隆50年、1785)的御製诗,此诗也琢于玉棕四壁的直槽内。两者的诗文排列均与纹饰相反,表示当时并未解读出良诸文化特有的神人、神兽面纹。有趣的是,比对之下,这两件棕上的御製诗是完全相同的。同一首御製诗出现在二至三件玉器上,根据目前所见约十馀例,然多为时作玉或痕都斯坦玉,古玉仅知此例,有可能是乾隆皇帝也察觉到了两件玉棕的相似性!乾隆皇帝雅好艺文,经年累月的阅赏品鑑,以致于培养出一些掌握文物特质的能力。但是他对于内府文物收藏的整理,并不止于题诗以突显古物之妙这项举措。事实上,他曾以皇室之力,动员臣工,放北宋《宣和博古图》的体例,将殿廷陈列与内府储藏的古铜器,精绘形制;传摹款识,陆续编辑《西清古鑑》、《宁寿鑑古》、《西清续鑑甲编、乙编》等图录。此外,宫中藏砚编有《西清砚谱》等。而这些整理的工作,带动了清中、晚期以来古器物学、金石学研究的风潮。故此,清高宗对于传统文物,可说是功不唐捐。但是,为什麽他未将最喜爱的古玉编录成书?今后倒是可以一探究竟。

 

030.jp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1-5 13:30:24编辑过]
继承和田玉文化,传播和田玉文明。
 楼主| 发表于 2014-1-5 13:31 | 显示全部楼层

31、清 翠玉松鹤插屏
时代:清  尺寸:长21.6公分 宽15.4公分 
质材:玉石珠宝  功能:陈设 
典藏号:故玉002807N000000000 
说明此件插屏的质地为翠玉,色泽翠绿清亮。一面浅浮雕山涧之景,乔松、祥鹤,寓意「松鹤长青」;另一面浅浮雕海域之景,波涛、山石,寓意「寿山福海」,均为祝寿吉语。乾隆中晚期,苏、扬一带的玉市,因商业的考量,而出现大量繁缛风格的样式,蔚为流行,高宗遂称其为「时样」或「新样」。从他批评「时样」玉器「琐碎」、「华嚣」、「俗不可耐」,甚至是「玉之厄」看来,其反应是极度的厌恶与排斥。为了矫正「时样」的种种缺点,乾隆皇帝开始极力倡导「仿古」,除此之外,清高宗也鼓励玉工製作以山水名胜、文人掌故为主题的玉器。这类玉器大多以山子、插屏或笔筒的形式出现,在题材的选用、视觉的效果等方面,与绘画的关系非常密切,譬如这件玉插屏就是很好的例子。玉在此时,成为一种统合性的艺术媒介,这在中国玉器发展史上是一新页。

 

031.jpg

32、玉荷鹭顶木盖
时代:元~清  尺寸:径12.4公分 高7.1公分 
质材:青铜  功能:礼器 
典藏号:故铜002081N000000001

 

032.jpg


 

33、木盖玉顶
时代:商
质材:玉石珠宝  功能:礼器 
典藏号:故铜002161D000000001

 

033.jpg


 

34、汉 旧玉穀璧
时代:汉  尺寸:直径11.4公分 孔径2.6公分 厚0.9公分 
质材:玉石  功能:礼器、陈设 
典藏号:故玉000978N000000000 
说明:白玉璧,器作圆环形。双面同纹,器缘内、外一圈弦纹,内填穀纹。玉质有黑斑,璧的背面残留胶痕,附木座。

 

034.jpg
 
35、汉 旧白玉乳丁纹环
时代:汉  尺寸:厚0.5公分 外径4.95公分 径4.6公分 
质材:玉石  功能:礼器/陈设 
典藏号:故玉000569N000000000 
说明 白玉,有片状赭斑,全器两面皆饰乳丁纹,乳丁纹是用三种不同方向之平行线交叉成六边形所构成。璧缘有清高宗己丑御题五言诗,款署「乾隆己丑初夏御题」下有「古香」、「太璞」二钤印。附插屏形木架,架后有阴刻填金隶书款御製诗,与器同文,惟小印为「几暇悦情」及「得佳趣」。另有黄籤:「东二。拾陆号。

 

035.jpg
 
36、汉 玉穀纹璧
时代:汉  尺寸:厚0.4公分 径15公分 孔径4公分 
质材:玉石  功能:礼器 
典藏号:故玉001334N000000000 
说明 玉质,玉色近黑,有深黄色斑。两面均琢饰穀纹,纹不凸起,只用凹线琢出穀纹轮廓,璧缘外以大篆字样琢乾隆题诗,下钤「太」「朴」连珠小印。附木座。

 

036.jpg
 
37、战国 旧玉饕餮纹璜
时代:战国  尺寸:径12.4公分 宽3.5公分 
质材:玉石  功能:礼器
 典藏号:故玉002108N000000000 
说明:仿春秋龙纹玉璜,其仿古虽有龙形,但细节均不查,因此,全器满佈扭丝纹、似兽鼻之卷纹

 

037.jpg
 
38、清 白玉斧
时代:清  尺寸:全高11.8公分 上宽4.75公分 下宽3.2公分 
质材:玉  功能:礼器 
典藏号:故玉002821N000000000 
说明:玉质,色白有赭斑。圭圆首,面琢山形几何纹两道环绕,其间雕兽面纹为饰。器面有一穿。两侧分别刻有「乾隆年製」、「黎字一百十五号」隶字款。附木座。

 

038.jpg
 
39、汉 旧玉璧
时代:汉  尺寸:厚0.5公分 径15.25公分 孔径4.1公分 
质材:玉石  功能:礼器 
典藏号:故玉003347N000000000 
说明 :玉质,带浅黄色及淡赭色斑。璧两面均琢榖纹,尤可见三条平行格线的痕迹。附木架。

 

039.jpg
 
40、旧玉夔蟠龙璧
时代:清  尺寸:全高9.2公分 
质材:玉石  功能:礼器 
典藏号:故玉003568N000000000 
说明: 圆璧形,有数尾浮雕龙纹,穿越于璧间,附木座、锦袱。

 

040.jp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1-5 13:35:49编辑过]
继承和田玉文化,传播和田玉文明。
发表于 2014-1-5 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没有我们玉网的玉品质好!
继承和田玉文化,传播和田玉文明。
 楼主| 发表于 2014-1-6 07:57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时候人工捡的玉和现在机器挖的产量上差多了,出来的好玉的确少。

 

有些古玉看着一般,但给乾隆爷配上底座,摆在那里还是很有气魄的。

继承和田玉文化,传播和田玉文明。
发表于 2014-1-8 14:06 | 显示全部楼层

精美 漂亮

继承和田玉文化,传播和田玉文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新疆和田河边自挖和田玉籽料,河边价格,包真专场现场拍卖,数千块和田玉籽料原石欢迎自选,每天都更新。
最低的和田玉价格,最专业的和田玉鉴别,最人气的和田玉论坛,和田玉传播网欢迎您的加入,一起来玩和田玉吧!
本网站所刊登的和田玉图片及相关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题资料,均为[和田玉传播网]http://www.kaxitixi.com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严禁下载复制使用。
更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