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传播网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739|回复: 1

从“诈捐门”到“功利门”——谁要毁灭陈光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5-3 03: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注册和田玉传播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有“中国首善”之誉的企业家陈光标,因某媒体一篇《中国“首善”之谜》的报道,陷入“诈捐门”的口水之灾。好在陈光标并非浪得虚名,央视在4月25日《东方时空》、4月27日《今日说法》节目中,把陈光标和写作那篇报道的二位记者请到现场进行一一对质,同时一些“疑点”涉及的慈善机构或受赠单位,也纷纷出面证实或解释陈光标的善举。
/来自中华网社区 club.china.com/

 

    二位制造“诈捐门”消息的记者事后作出解释,他们并不否认陈光标做慈善的意愿本身,并认为公众人物理应接受监督,“任何慈善都应禁得起拷问。”

 

    当然,陈光标并不完全接受这种说法,他于23日开始在微博上作出回应,并发布了针对“诈捐”疑点出示的各种收据、证明等视频。同时,也对记者提出了未找他本人对质就乱报道的批评。对当事记者声称调查只是核实陈光标的“2010慈善成绩单”的真实性的说法,陈光标也断然否认:“我从来没有给媒体提供过什么成绩单,也没任何人找我采访什么成绩单。”看来,这起“诈捐门”背后多多少少有点说不清、道不明的猫腻。

 

    从逻辑关系来讲,一份陈光标毫不知情的“2010慈善成绩单”,哪怕记者调查发现全是虚假成绩,也不能作为质疑陈光标的理由。如果有人给张三、李四列一份虚假捐赠成绩单,也能作为质疑张三、李四的理由吗?而媒体记者据此公开拷问陈光标,至少也是对陈光标声誉的干扰,甚至带有那么一点暴力逼捐的味道了。

 

    我以为,这起新闻炒作与诈报事件的背后,与陈光标的慈善行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最典型的事例,就是陈光标绕过政府部门与慈善机构,用现场直播的方式向受赠对象发钱、发物,被舆论描述为“暴力慈善”。我第一次接触“暴力慈善”这个词语时,实在弄不清是个什么东西;原以为是强迫他人捐款,或强迫他人接受捐赠;细查看了一些评论,才大致了解一二。大意有二:一是说直接捐赠方式,不顾捐赠对象的人格尊严,使受赠者的自尊受到伤害。二是说直接捐赠无法准确统计实际捐赠数额。

 

    说句实在话,第一种“暴力捐赠”的说法完全是一种精神层面的感受,有点高层次。我不清楚云南地震灾民会不会这么想,但天灾并不是人力所能抗拒的,社会捐赠是救急,不是救贫,应该没有那么复杂。至于第二种说法,多少有点道理,但如果捐赠者没有索取社会表扬与回报的意图,也是无所谓的。更为重要的是,社会不仅表扬好人好事,而且也大力弘扬助人为乐的美德,有人在实实在在地做,这比空洞的呼吁更有示范意义。

 

    这些乱七八糟的高层次“精神活动”,陈光标的一句话就是最好的讽刺:我在做慈善事业的时候,你们在干什么?我觉得这句话不是什么挖苦,大有深意。既然那么在乎他捐多捐少,为什么不背着照像机当场计数、留证去呢?你不捐款、捐物,去现场帮助搬运物资、分放给灾民可以吧?而且也好现场统计的嘛。

 

    事件如果到此了结,陈光标的慈善形象经过几张报纸的擦拭,反而更加闪亮。而制造这起新闻看点的记者,不能说有太大的恶意。但事件远非如此,只不过“诈报门”当事记者留下的新闻话题,被其它记者紧抓不放,其中最令人莫名其妙的新闻冲突点就是:陈光标做慈善为了什么?

 

    “诈捐门”成了“诈报门”,接过新闻话题接力棒的某记者,把问题引向了“功利门”,根据“业内传闻”提出揣测性指控,认为陈光标60%的拆迁生意是慈善带来的,并援引了案例进行证实。一是汶川地震发生后,陈光标虽然率领数十辆挖掘赶赴灾区救灾,却在灾区废墟上打出了“要搬迁、找江苏黄埔”的广告;陈光标告诉记者,赚了二个亿,但80%都捐给了汶川灾区。二是南京拆迁工程,陈光标因为南京市长对其慈善义举的肯定,拿到了80%的工程量。如此云云。

 

    读着这类信息,让人心头有一股悸动的感觉。自己掏钱租用施工机械和操作人员、亲自参与一线救灾的陈光标,有什么动机值得怀疑的吗?谁又不允许谁也去义务救灾、借此出名呢?陈光标不接手汶川震后搬迁工程,其它人拿到手是义务拆迁吗?那么多的灾后重建工程中,有几个人把赚到手的钱又还给了灾区?所谓苏州某搬迁公司对陈光标的抱怨,有什么值得同情的?他们也可以用慈善赢得社会的厚爱与信赖,为什么不去做呢?难道用权钱交易捞取工程更值得推崇吗?慈善是自愿的,没有人要求谁一定去做;但不做的人却贬损他人善举,那就是卑鄙的了。

 

    慈善的确不讲回报,但若说一点没有追求,也是不现实的,“予人玫瑰、手有余香”,至少也是一种精神满足。这种精神满足更是一种高尚的道德追求,慈善本身就是一项道德事业。如果企业家像陈光标那样把终身“裸捐”作为承诺的话,对金钱的态度自然就有了正确的认识,至少不会干假冒伪劣、食品掺毒的缺德事。按照新闻中报道的数字,陈光标向社会损赠款项超过了10亿元。企业家的财富如果能够做到取之于社会、回馈于社会,这何尝不是对和谐社会的重大贡献。慈善家需要财富作为支撑,政府把工程交给陈光标这样的人去做,也是对慈善事业的一种肯定,对民生事业的间接投资,值得优先考虑、甚至给予照顾。

 

    联系起来看,陈光标从“诈捐门”脱身之后,又陷入“功利门”之困,似乎就是一个连环套,就是要把陈光标的慈善事业进行功利化的庸俗包装,把他从道德人矮化成生意人。陈光标的频频高调善举,何尝不是对坐拥亿万家财、为富不仁者的道德拷问?何尝不让在拆迁项目竞争中败下阵来的商人们恨得牙根发痒?

 

    当然,这些也毁灭不了陈光标,反而会让社会更多的关注、承认和支持他的慈善事业。

继承和田玉文化,传播和田玉文明。
发表于 2011-5-4 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em60]
继承和田玉文化,传播和田玉文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新疆和田河边自挖和田玉籽料,河边价格,包真专场现场拍卖,数千块和田玉籽料原石欢迎自选,每天都更新。
最低的和田玉价格,最专业的和田玉鉴别,最人气的和田玉论坛,和田玉传播网欢迎您的加入,一起来玩和田玉吧!
本网站所刊登的和田玉图片及相关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题资料,均为[和田玉传播网]http://www.kaxitixi.com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严禁下载复制使用。
更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