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注册和田玉传播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什么是和田老玉,无非是断代为战汉--唐宋--元明清---延续下来的老物件-雕件。 为什么是雕件呢? 因为不定义为雕件的话,随便一个籽料或者山料,自身历史都比 人类历史更悠远--物是主,人是客。 首先是玉质,我们看到的很多很多的老玉雕件,玉质与现在的新挖的籽质量无法 比拟,老玉没有优质的玉质么?肯定不是,玉质好的也不会少,这些高货哪里去了? 基本给上层人士拿走和收藏了,什么是上层人士呢,这个不用解释,你懂的。馆藏 的,以及一部分贪污后留下的展览的所谓物证,都是被挑剩下的了。真正的极品好东 西,老百姓想见想摸摸?真是看缘分了。下图这个籽的,是个边角,现在看是个妙品了, 里面被挖的好肉部分被做了碗了,好想看看,白细糯么? 然后是工艺,今天的工业是大爆发状态---高度发达的机械化,为玉雕发展的精细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硬性条件,玉雕件的线条只要脑壳能想到的,都能实现,拼的是谁钱多,买得起好料,拼的是谁的基本功扎实创意又好。现在的线条能做到边缘锋利,摸之割手,视觉冲击力强化了,与人的亲和力却降低了。既有旷世精品,也有类似机器猫的垃圾出现。工业的影响--玉雕文化的大爆发也一样到来。
含舍玉雕作品 葛洪作品 雅园作品
其次是文化存留痕迹价值,再普品的玉雕,即使看不上眼,也有它的历史文化研究 价值,某个阶段的设计风格和工艺特征,代表着这个社会当时的审美倾向和主流趋势。 这个就基本和材质无关了,人类的手工痕迹才是研究的重点。 最后谈谈收藏价值,个人提倡精品为王,现今的精品玉雕,尤其是极品,除了 玉商,收藏在哪部分群体的手里?假设从2015年往后推500年,后人如果还喜欢玉 雕文化的话,到2500年左右,这些精品还会存在哪些人手里?现在镇平,河南,包括 苏州等地产的那些不上眼的普品,肯定是流通在民间的主流品种,这些普品,还会被 后人拿出来炫耀么?因为是真的老件么?
我们现在不能做土豪,但是我们可以做精神上的土豪,玩不起大的,可以玩小的, 物质上我们不够豪,但是我们的品质不能降,小文艺路线么?可以,小清新路线么?可 以,再小的精品,她也是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