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传播网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6397|回复: 23

妙手琢玉 点石成金——中国玉雕大师姜文斌的玉海生涯-------------我的合作伙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7-3 19: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注册和田玉传播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120101.jpg <br/>
<p>在<a href="http://www.kaxitixi.com/tagname/%B1%B1%BE%A9" target="_blank"><u><strong><font color="#2b2b2b">北京</font></strong></u></a>玉雕界,<a href="http://www.kaxitixi.com/tagname/%BD%AA%CE%C4%B1%F3" target="_blank"><u><strong><font color="#2b2b2b">姜文斌</font></strong></u></a>被大家“怪才”,自80年代初开始进入玉雕<a href="http://www.kaxitixi.com/tagname/%D0%D0%D2%B5" target="_blank"><u><strong><font color="#2b2b2b">行业</font></strong></u></a>以来,他已经在这一领域奋斗了30多年。他用自己辛勤的汗水换来了今天的累累硕果。</p>
<p>姜文斌是一个功底深厚、思路敏捷、涉猎广泛、技艺全面的玉雕大师,不管是<a href="http://www.kaxitixi.com/tagname/%BA%CD%CC%EF%D3%F1" target="_blank"><u><strong><a href="http://www.kaxitixi.com/tagname/%BA%CD%CC%EF" target="_blank"><u><strong><font color="#2b2b2b">和田</font></strong></u></a>玉</strong></u></a>、<a href="http://www.kaxitixi.com/tagname/%E1%B6%D1%D2" target="_blank"><u><strong><font color="#2b2b2b">岫岩</font></strong></u></a>玉是<a href="http://www.kaxitixi.com/tagname/%F4%E4%B4%E4" target="_blank"><u><strong><font color="#2b2b2b">翡翠</font></strong></u></a>,他都得心应手。</p>
<p>他说,玉是几亿年才形成的灵物,我们要本着对长者的尊重和孝敬的态度,与玉做一场心灵的对话,才能真正把玉的美、独特性、珍贵性充分地体现出来,也才能够让世人感悟和欣赏到玉器的<a href="http://www.kaxitixi.com/tagname/%D2%D5%CA%F5" target="_blank"><u><strong><font color="#2b2b2b">艺术</font></strong></u></a>魅力,这也就是做玉人的德行所在。</p>
<p>与玉结缘</p>
<p>出身于1963年的姜文斌在家里排行第四,从三四岁起,小文斌就与众不同。人家都爱玩具,他爱画笔;人家爱玩打仗,他爱听京剧。四五岁的小孩,见啥画啥,画啥像啥。墙壁、柜子、床头、烟筒,凡是能画的地方,都发表有“作品”。虎豹熊猴,花鸟虫鱼,山水草木,应有尽有。</p>
<p>姜文斌的姥爷生前酷爱玉器,既<a href="http://www.kaxitixi.com/tagname/%CA%D5%B2%D8" target="_blank"><u><strong><font color="#2b2b2b">收藏</font></strong></u></a>,也买卖,以此为生,造诣颇深。小时候,母亲常领小文斌逛琉璃厂艺术街,给他讲姥爷如何慧眼识宝。碰巧,她上班的地方就在北京玉器厂门旁,于是特意带小文斌去玉器厂玩。见儿子爱在玉器厂石料堆里戏耍,母亲就激励他:“你要是有志气,长大了就做艺术家,去玉器厂工作。”</p>
<p>1979年,姜文斌初中毕业,尽管有不少选择,他仍毫不犹豫报考北京玉器厂技校,并以优异的成绩过关,成为北京玉器厂技校首届学生,专业就是玉雕。</p>
<p>一位玉雕厂的老师傅曾对姜文斌说过这样一段话:有能无耐,终究失败;有耐无能,必定成功;能耐俱佳,就了不起。</p>
<p>然而,一个“耐”字,说来简单,做起来却很不容易。</p>
<p>初练磨玉,割手是常事。旋转的铊片伤手,“活儿”也伤手。遇上“亮碴子活”,像芙蓉石、紫晶石之类,外皮如碎<a href="http://www.kaxitixi.com/tagname/%B2%A3%C1%A7" target="_blank"><u><strong><font color="#2b2b2b">玻璃</font></strong></u></a>,尤其要留神,一不小心,就满手血口。“伤口不深,沾了水,那也钻心疼啊。”</p>
<p>十六七岁的人,刚从学校出来,整天坐着,重复固定动作,千遍万遍,单调而辛苦。技校一起毕业的40多位同学,有不少人开始动摇,想办法转行。“但我没有动摇,一方面我爱这行,另一方面家境困难,在玉器厂上班拿工资,能自食其力,我很珍惜。”</p>
<p>坚持终于换来了回报。上班的第一年,姜文斌的作品——岫玉雕《达摩渡江》一举夺得青年玉雕作品竞赛一等奖。这让他看到了希望,也坚定了信心。</p>
<p>作为北京玉器厂技校玉雕设计专业的第一位大专毕业生,姜文斌具有了更多的绘画理论与<a href="http://www.kaxitixi.com/tagname/%B5%F1%BF%CC" target="_blank"><u><strong><font color="#2b2b2b">雕刻</font></strong></u></a>艺术素养,1987年至1998年担任玉器厂设计师,姜文斌在玉器厂一步一步逐渐锻炼并成长起来,30岁就获得北京市<a href="http://www.kaxitixi.com/tagname/%B9%A4%D2%D5%C3%C0%CA%F5" target="_blank"><u><strong><font color="#2b2b2b">工艺美术</font></strong></u></a>大师称号,此后的五年时间里主持设计、制作了数十件玉器作品,并一次次引起轰动。</p>
<p>姜文斌坦言:“玉文化是同<a href="http://www.kaxitixi.com/tagname/%D6%D0%BB%AA" target="_blank"><u><strong><font color="#2b2b2b">中华</font></strong></u></a>文明史一起延伸、流淌的,我做了玉人,这是一种缘分。”</p>
<p>&nbsp;</p>
<p> 120235.jpg </p>
<p>下海创业</p>
<p>在上世纪90年代,全国玉雕行业发展处于低潮的窘迫境地时,作为北京二级工艺美术大师的姜文斌,在北京玉器厂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毅然挺身而出,组成封闭式试验群体,集设计、制作、经营、管理于一体,凭着保护好玉文化的责任感,在<a href="http://www.kaxitixi.com/tagname/%B4%AB%CD%B3" target="_blank"><u><strong><font color="#2b2b2b">传统</font></strong></u></a>工艺与市场接轨中艰难挺进,创作出了一件件工艺精品,以不懈的努力得到了社会各界对玉文化的理解和支持。</p>
<p>1995年姜文斌在玉器厂的支持下,挑选了几个有志于玉雕行业的年轻人组建起北京玉缘玉雕艺术有限责任公司。</p>
<p>没有想打的是,公司刚成立,投资合伙人却突然撤资了。姜文斌东挪西借凑了7万多元先给员工发工资。这是姜文斌一生中最艰难的一段岁月。</p>
<p>“租的房子便宜,没有暖气,数九寒天,磨玉的水触地即冻。大家穿着雨靴,昼夜赶工。脚冻得没有知觉,实在受不了时,就往靴子上浇开水。”</p>
<p>终于,在要求的期限内,姜文斌带领员工保质保量完成了第一笔完订单,拿到了10万元加工费的救命钱!</p>
<p>此后,局面渐渐打开,发展也一帆风顺。眼看渐入佳境,没想到又一厄运降临。</p>
<p>“以前一直都是代人设计,来料加工,虽没风险,但收入微薄。后来,我们就想自己买料,自产自销。”</p>
<p>姜文斌与别人合伙,斥资百万,买了块翡翠,重一吨多。满指望做个大件卖个好价,谁知一刀切开,里面尽是干石。虽说“神仙难断寸玉”,但公司不多的积蓄都赔光了,还负了债。好几年后,公司才恢复元气。“那块料也没扔,十年来零敲碎打,出了不少小东西,勉强收回成本。”</p>
<p>“那时经验不足,判断失误,现在就好多了。”姜文斌说,他帮<a href="http://www.kaxitixi.com/tagname/%C9%EE%DB%DA" target="_blank"><u><strong><font color="#2b2b2b">深圳</font></strong></u></a>新炎黄文化<a href="http://www.kaxitixi.com/tagname/%D6%D0%D0%C4" target="_blank"><u><strong><font color="#2b2b2b">中心</font></strong></u></a>相中的一块翡翠大料,以1000万元购得,切开后,满眼全绿,质地上乘,当时就有人开价2500万元,恳请转让。</p>
<p>如今的玉缘玉雕艺术公司,早已声名远播,却依旧维持20多人的规模。对此,姜文斌解释说。“玉不可再生,用一块,少一块。我要求我们每件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精品,20人足够了。”</p>
<p>为人,为玉,为商,于平凡处创神奇,这大概就是姜文斌吧。</p>
<p>&nbsp;</p>
<p><br/>&nbsp;</p>
<p> 120504.jpg </p>
<p>点石成金</p>
<p>姜文斌说:“玉是几亿年才形成的灵物,我们要本着对长者的尊重和孝敬的态度,与玉做一场心灵的对话,才能真正把玉的美、独特性、珍贵性充分地体现出来,也才能够让世人感悟和欣赏到玉器的艺术魅力,这也就是做玉人的德行所在。”</p>
<p>“我不少获奖作品,都是用弃料创作的。”姜文斌认为,只有废物的人,没有废料的玉。玉是自然界中最美的石头,集天地之灵气,历亿万年生成,不可多得,不能再生。琢玉者首先要尊重玉、珍惜玉。现在有一些工匠,什么流行就磨什么,而不考虑材料本身最适合做什么。这几年,为获取最大利润,一些人将大块玉料切碎出售,糟蹋了不少好料,令人痛心。</p>
<p>“人无完人,玉无完玉,是玉都有杂质。杂质去不尽,或去之可惜,就应设法利用,挖其脏,遮其裂,俏色巧作。用得好,瑕疵即转化为精华。玉雕艺术的精髓就是因料而异,化腐朽为神奇。”他觉得,一件好作品,应如天然生成,看不出雕琢的痕迹,这才是玉艺的最高境界。</p>
<p>姜文斌的代表作——和田<a href="http://www.kaxitixi.com/tagname/%B0%D7%D3%F1" target="_blank"><u><strong><font color="#2b2b2b">白玉</font></strong></u></a>《华夏雄风图》就是化腐朽为神奇的佳作。</p>
<p>该件作品历时三年完成,堪称鸿篇巨制。作品高1.1米,重1.2吨,浓缩悬空寺、嘉峪关、龙门石窟等神州大地上的名胜古迹。玉是好玉,可惜干石、绺裂太多。姜文斌巧妙地将干石、绺裂处雕成石窟、石阶、山路。整体造型协调统一,布局合理,创意超俗,设计绝妙,工艺精湛,大气浑然,堪称<a href="http://www.kaxitixi.com/tagname/%D6%D0%B9%FA" target="_blank"><u><strong><font color="#2b2b2b">中国</font></strong></u></a>玉雕史上的精彩巨制。该作品于2005年被评为当代玉雕珍品。</p>
<p>姜文斌还曾主持设计制作巨型玉雕《炎黄之根》,料是翡翠,高1.3米,重900公斤。千里黄河奔流而下,万里长城蜿蜒而上,祈年殿、赵州桥、大小雁塔等民族文化瑰宝点缀其间。玉雕艺术、民族文化、民族精神,在这件作品里实现了完美的融合。姜文斌说,既彰显材质的天然之美,又赋予其人文内涵,弘扬民族文化,是玉雕艺人的责任。</p>
<p>这几年,姜文斌连续创作了《华夏雄风图》、《炎黄之根》、《群仙祝寿》、《人初》、《金玉腾飞龙》、《乌江泪》、《钱塘江的传说》、《龟鹤同寿》、《唐诗山行》等作品。单从标题就能看出姜文斌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他说:“中华五千年文明,是我不竭的灵感之源。”</p>
<p>做为一名玉器行业的职业玉人,姜文斌很重视做玉和做人的品德,对于自己的作品甚至是徒弟们的作品都是精益求精,从不让不合格的作品流入到社会上。姜文斌说,玉雕作品的构思,应从料入手,认真分析和研究手中的玉料,每一块料都是无法复制、不可再生的。应该怀着慎重,甚至是珍重的心情对待手中的玉。</p>
<p>如今,姜文斌正带领着他的团队在玉雕领域不断前行,我们也期待着他再创造出更多的精品,使我们能领略到玉石天然的、不可复制的独特美……</p>
<p>&nbsp;</p>
<p>&nbsp;</p>
<p><br/>&nbsp;</p>
<p> 120716.jpg </p>
<p align="center">《华夏雄风图》<span></span></p>
<p><font size="6">1.2吨的和田白玉!</font></p>
<p><font size="6"></font>&nbsp;</p>
<p><font size="6"></font>&nbsp;</p>
<p><font size="6">有幸与姜大师成为合作伙伴![姜大师是中国工美大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font></p>
<p><br/></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7-3 19:43:04编辑过]

继承和田玉文化,传播和田玉文明。
发表于 2012-7-3 19:52 | 显示全部楼层
<p>赞一个!</p>
继承和田玉文化,传播和田玉文明。
发表于 2012-7-3 19:54 | 显示全部楼层
<p>点石成金!真正的高手!</p>
继承和田玉文化,传播和田玉文明。
发表于 2012-7-3 20:17 | 显示全部楼层
咱的小活,大师收不?
继承和田玉文化,传播和田玉文明。
 楼主| 发表于 2012-7-3 20:19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中国老管家</i>在2012-7-3 20:17:00的发言:</b><br/>咱的小活,大师收不? </div>
<p>我做这一个4公斤的籽料山子呢,把件也有几个。得料好才行。</p>
继承和田玉文化,传播和田玉文明。
发表于 2012-7-3 20:29 | 显示全部楼层
<p>好料还得上大师的工!</p>
继承和田玉文化,传播和田玉文明。
发表于 2012-7-3 20:57 | 显示全部楼层
每个行业能作出成绩的人都很了不起
继承和田玉文化,传播和田玉文明。
发表于 2012-7-3 21: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好料,还怕没好师傅啊,找沙哥啊。[em63]
继承和田玉文化,传播和田玉文明。
发表于 2012-7-3 22:50 | 显示全部楼层
<p>没我的份[em52]</p>
继承和田玉文化,传播和田玉文明。
发表于 2012-7-4 09:53 | 显示全部楼层
......要本着对长者的尊重和孝敬的态度,与玉做一场心灵的对话.......这就是境界...境界愈高...创作愈不凡.&nbsp; 精品好料锦上添花可添异彩.化腐朽出神奇更能至臻..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7-4 10:25:36编辑过]

继承和田玉文化,传播和田玉文明。
发表于 2012-7-4 16: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幸沾老沙的光,也有几件姜大师的作品了,哈哈
继承和田玉文化,传播和田玉文明。
 楼主| 发表于 2012-7-4 17:56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青城</i>在2012-7-4 16:28:00的发言:</b><br/>有幸沾老沙的光,也有几件姜大师的作品了,哈哈 </div>
<p>你那几个真不错</p>
继承和田玉文化,传播和田玉文明。
发表于 2012-7-5 08:47 | 显示全部楼层
只做大山子吗? 上点小作品欣赏欣赏.
继承和田玉文化,传播和田玉文明。
发表于 2012-7-5 09:35 | 显示全部楼层
恭喜,老沙呀!
继承和田玉文化,传播和田玉文明。
 楼主| 发表于 2012-7-5 09:55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白玉京</i>在2012-7-5 8:47:00的发言:</b><br/>只做大山子吗? 上点小作品欣赏欣赏. </div>
<p>有呀!</p>
继承和田玉文化,传播和田玉文明。
 楼主| 发表于 2012-7-5 09:55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天津陈先生</i>在2012-7-5 9:35:00的发言:</b><br/>恭喜,老沙呀! </div>
<p>谢谢!好久不见!</p>
继承和田玉文化,传播和田玉文明。
发表于 2012-7-6 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沙哥,上几个小件欣赏一下[em56]
继承和田玉文化,传播和田玉文明。
发表于 2012-7-7 13:21 | 显示全部楼层
恭喜!
继承和田玉文化,传播和田玉文明。
发表于 2012-8-21 17:46 | 显示全部楼层
<p>“一件好作品,应如天然生成,看不出雕琢的痕迹,这才是玉艺的最高境界”</p>
<p>严重同意!</p>
继承和田玉文化,传播和田玉文明。
发表于 2013-7-2 11:13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大师作品。。。。。。
继承和田玉文化,传播和田玉文明。
发表于 2013-7-2 11: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大师的小件精品图。。。
继承和田玉文化,传播和田玉文明。
发表于 2013-7-3 01:57 | 显示全部楼层
<p>08年初买的志林的“红山子”,1.3公斤的艳丽聚红皮料子,一级白细腻的肉,当时也是价格不菲!</p>
<p>&nbsp;</p>
<p>找志哥帮的忙,托姜文斌大师亲自设计制作。</p>
<p><br/>&nbsp;</p>
<p>呵呵,名曰“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p>
<p>&nbsp;</p>
<p>红皮巧雕为“片片枫叶”,惟妙惟肖,美丽绝伦。</p>
<p>&nbsp;</p>
<p>哥们的照相水平真是有限,各位凑乎着看吧。</p>
<p>&nbsp;</p>
<p>&nbsp;</p> 201151312272243799.jpg <br/>
继承和田玉文化,传播和田玉文明。
发表于 2013-7-3 02:05 | 显示全部楼层
<p>当时,在北京姜文斌大师工作室的附近一家小酒馆里,哥们和志林(就是“老沙”)、志哥一起同姜大师畅饮茅台、畅谈人生时的场景,还历历在目,一晃五年过去了,真是“岁月如梭、时光如电”!</p>
<p>&nbsp;</p>
<p>祝志林 : 生意兴隆,开业大吉!</p>
继承和田玉文化,传播和田玉文明。
发表于 2017-12-31 08:42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师境界就是不一样
继承和田玉文化,传播和田玉文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新疆和田河边自挖和田玉籽料,河边价格,包真专场现场拍卖,数千块和田玉籽料原石欢迎自选,每天都更新。
最低的和田玉价格,最专业的和田玉鉴别,最人气的和田玉论坛,和田玉传播网欢迎您的加入,一起来玩和田玉吧!
本网站所刊登的和田玉图片及相关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题资料,均为[和田玉传播网]http://www.kaxitixi.com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严禁下载复制使用。
更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