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传播网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528|回复: 7

古玩藏家花350万购千件齐家玉上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7-15 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注册和田玉传播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u5565p1081t2d75147f6dt20120715092255.jpg
张先生收藏古玩有二、三十年的历史了,对高古陶瓷和高古玉尤其情有独钟,去年三月份,他在北京古玩城偶然见到了一种被称为“齐家玉”的高古玉,然而就是这次接触,让老张的命运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在老张家里,记者见到了他购入的一千多件“齐家玉”,大大小小的玉器不仅摆满了房间的各个角落,连储藏室也塞得满满的,各种造型的玉璧、玉刀、玉璋、玉琮应有尽有。

  过去老张只是听说过齐家玉,真正了解不是很多,北京古玩城“超宝斋”店主向他介绍,这种玉是距今4000年前,新石器晚期到青铜时代早期,黄河上游地区及其支流沿岸属于齐家文化的“礼器”,老张很快就动心了,第一次就买了几件作为把玩收藏,并与“热情”的店家交上了朋友,隔上一段时间就去店里看看。

  通过对这本“大部头”图册的学习,老张了解到齐家玉在民间存有大量藏品,而且器形多样,体积也比较大。北京古玩城的这位店家还告诉老张,《齐家玉韵》收录的玉器大都出自他手,目前被一名香港老板收藏。按照《齐家玉韵》标示的图例,老张从去年四月份开始,在北京古玩城这家经营“齐家玉”的“超宝斋”,连续买了150多万的“藏品”。

  日渐丰富的收藏让老张心花怒放,也让他成了北京“齐家玉”经营者眼中的“香饽饽”,到去年年底,老张收藏的“齐家玉”总数超过1千件,投入达到350多万。一下子收藏了这么多“齐家玉”,按理说应该是件高兴的事,可老张却犯起了嘀咕。

  随后的甘肃之行,让老张的心像打翻了五味瓶,百味杂陈。在当地的古玩市场,老张看到了他重金购入的所谓“齐家玉”,被小贩们随意堆在地摊上低价叫卖,他的心一下子沉到了谷底。

  在甘肃省博物馆,老张看到博物馆展出的齐古玉,全部都是素面,看不到人物、动物纹饰,每一件展品造型古朴、简洁,玉质圆润、晶莹,尽管历时4000多年时光,依旧光彩动人。而在他收购的所谓的“齐家玉”中,大多数玉璧、玉刀、玉琮都有纹饰。

继承和田玉文化,传播和田玉文明。
发表于 2012-7-15 11: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會有因果的,人算不如天算
继承和田玉文化,传播和田玉文明。
发表于 2012-7-15 12:51 | 显示全部楼层
功课没做好
继承和田玉文化,传播和田玉文明。
发表于 2012-7-17 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央新闻台曝光的,警钟长鸣呀。

继承和田玉文化,传播和田玉文明。
 楼主| 发表于 2012-7-17 13:29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寻路人在2012-7-17 11:20:00的发言:

中央新闻台曝光的,警钟长鸣呀。

把那个店已经关了。

继承和田玉文化,传播和田玉文明。
发表于 2012-7-17 16:37 | 显示全部楼层
太坏了 这么个坑法 能出人命 赚钱不是这么赚的
继承和田玉文化,传播和田玉文明。
发表于 2013-9-23 12:5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高鉴别能力,去伪存真最重要
继承和田玉文化,传播和田玉文明。
发表于 2013-10-16 10:12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马家河子在2013-9-23 12:59:00的发言:
提高鉴别能力,去伪存真最重要

继承和田玉文化,传播和田玉文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新疆和田河边自挖和田玉籽料,河边价格,包真专场现场拍卖,数千块和田玉籽料原石欢迎自选,每天都更新。
最低的和田玉价格,最专业的和田玉鉴别,最人气的和田玉论坛,和田玉传播网欢迎您的加入,一起来玩和田玉吧!
本网站所刊登的和田玉图片及相关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题资料,均为[和田玉传播网]http://www.kaxitixi.com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严禁下载复制使用。
更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