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传播网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980|回复: 3

玉有十一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0-9 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注册和田玉传播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中国的玉文化可谓源远流长,自古以来,崇玉爱玉代不乏人,因玉温润喜人,有其深奥的文化内涵,多少文人墨客为之倾倒,以致吟诗赞美,立文著说。对玉理解很深的莫过于孔子,他提出了玉有十一德,即“仁、义、礼、知、信、天、地、道、德、忠、乐”。这11德按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玉料本身有11个美感:
“仁者,精光内蕴,观其光者,垢灭善生,敬仰之心也”;
“义者,廉而不锐,圆融无碍也”;
“礼者,佩之坠下,自卑而尊人也”;
“知者,缜密如栗,自知者明,己严外宽也”;
“信者,乎伊旁达,触照其身,莫不安乐,不生疑惑也”;
“天者,气如白虹,度量如海也”;
“地者,精神见于山川,自然中自然相,返朴归真也”;
“道者,其质纯洁,犹如雪山,虽入淤泥,清净无染,人所共修也”;
“德者,玉璋特达,规矩方圆,不浮不沉,静而无躁也”;
“忠者,瑕不掩瑜,瑜不掩瑕,表里如一也”;
“乐者,扣之声清悦耳,身心安定也”。
这些美德在古人看来是最美好的,用其衡量自身的修养道德,才会有不可估量的前程,才是一个完美之人。这也许就是古人对收藏玉的重要欣赏价值了,也是玉文化长盛不衰的原因。
奇美光彩灿烂及荡人心目的古玉,已过万年历史,洋洋大观,美不胜收,出土了各时期不同文化古玉,有力地佐证了古玉悠久历史。价值连城的和氏壁,“完壁归赵”的故事人皆晓之,精美的玉器并非用钱来衡量她的身价,希望你在观赏的时候,用一颗灵动的心去感受她那仁温的内涵,期待你在情绪低落与失望的时候换来一个好的心情。
玉是人人敬仰,人人喜爱,是因为“集天地之精灵气,凝日月之光辉,孕万物之丰采”的自然界之精英。佩带她有安全的感觉,可以驱灾避邪,古人视玉为神物,是因为玉有灵性,其精光内蕴、纯净洁白、表里如一、圆融无碍,一直是人类所共修的美德。
玉的内涵只有少数人才能知晓,今人只知钻石、翡翠、字画、金银、瓷器为贵,而不知“君子比玉于德”,人要是道德品质失掉了,也就失去了做人的准则。同时也就失去了“礼”制,“礼”的概念是:《礼记正义》曰:“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礼,不忘说人,不辞费。礼,不越节,不侵侮,不好狎。修身践言,为之善行。行修言道,礼之质也”。大意是:“礼,是用来确定亲疏、决断嫌疑、区别同异、辨明是非的。依礼而言,不随便讨好人,不说多余的话。依礼而行,不超越节度,不侵辱他人,不与人过分亲呢失敬。只有加强自身休养,说到做到,叫做诚信。行为有休养,言谈符合道理,就体现了礼的本质。”如果人能明白这些道理,人和人之间才能和睦相处。美德随处显现,中华民族前景才会同古玉一样光辉灿烂!
古人琢玉,一丝不苟,精心构思,巧妙设计,不计工本,精雕细琢,力求完美,生动传神;今人做工,只求速度,忽略质量,虽求完美,质差工粗,仿制古器,形似神非,求利心切,早早出炉,无可奈何。今人忘祖,乃缺乏礼教是也。
笔者有思古之幽情,每当见到精美的古玉,就仿佛见到了古人,先民用超凡的智慧及一丝不苟的琢玉精神,深深地折服了笔者的心灵。
早在原始社会先民已经发现很多精美的玉料,比如新疆昆仑玉、宽甸玉、马汉山玉、蛇纹玉、酒泉玉、绿松石、水晶、玛瑙、、巴林石、寿山石等),美玉的出现,先民开始对艺术的追求,从而发展了“礼教”,成为以玉为葬,以玉为礼的上层人物中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反映了中国古代文明已经显现。先民为了怡情养德、继而加工成各种实用及装饰品,比如玉抉、玉项饰、玉钏、玉环等,从而来美化自己。在当时社会先民是玉石不分的,以“石之美者玉”为原则。今人则不然,即有“软玉”、“硬玉”之分,也就是说硬度低于7度或高于6度的为“软玉(如和田玉、宽甸玉、各类透闪石)”,硬度高于7度的为“硬玉”(如翡翠)。在当时原始社会玉料是非常丰富的,大多数用的是青玉、白玉及黄玉料,都很精美,基本达到了细、腻、温、润、凝、结、艳的精美程度,先民视若神灵,制做出很多精美的物品,有些物品是现在人难以想象及难以理解的,有些物品用途不详,可见先民的智慧是超越的。
有些专家和学者认为只有出土的玉器才能确定年代,认为商代出土的玉器皆是当时器物,其实笔者分析并不尽然,试想,古人和今人一样喜爱收藏,比如商代人喜爱新石器时代遗留的物品,他们把珍藏起来,因为喜爱,死后把这些珍宝全部墓葬,在这种特殊情况下,我们能确定商代出土的器物都是商代的吗?如果按这样简单的推断未免有些失误!比如商代妇好墓出土了700多件玉器,其中就有新石器时代玉器(比如玉斧之类),春秋时代亦出土了很多新石器时代的玉器,笔者推论各时代的墓葬品个别现象也不能代表当时器物,应认真考察,仔细分析对待各时期的艺术风格、皮壳及纹饰特点来断代是比较科学的做法。
为了弘扬中华民族古玉文化,笔者研究及收集多年古玉,旨在传播民族古老文化,使国人能真正认识古玉和古人,如果这本书能真正的问世,笔者相信大家会重新认识古玉和古人!惊叹古人难以想象高超的艺术,虽不会使您大开眼界,也会有所受益。
笔者才疏学浅,不会武文弄墨,技术有限,疏漏及谬误之处在所难免,恳请专家学者不吝赐教。
01300000289148123614833145101_s.jpg
继承和田玉文化,传播和田玉文明。
发表于 2012-10-9 22:3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em52]
继承和田玉文化,传播和田玉文明。
发表于 2012-10-10 13:45 | 显示全部楼层
修养很重要!
继承和田玉文化,传播和田玉文明。
发表于 2012-10-15 14:2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继承和田玉文化,传播和田玉文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新疆和田河边自挖和田玉籽料,河边价格,包真专场现场拍卖,数千块和田玉籽料原石欢迎自选,每天都更新。
最低的和田玉价格,最专业的和田玉鉴别,最人气的和田玉论坛,和田玉传播网欢迎您的加入,一起来玩和田玉吧!
本网站所刊登的和田玉图片及相关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题资料,均为[和田玉传播网]http://www.kaxitixi.com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严禁下载复制使用。
更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