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传播网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1413|回复: 21

和田玉并非软玉,大家一定要清楚!论和田玉被称作“软玉”的几个不能容忍 !ZT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4-8 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注册和田玉传播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闲暇之间在商场翻阅一本珠宝商家的宣传期刊,有一篇介绍“中国的四大名玉”的文章引起了我的兴趣,但仅看了关于和田玉这一部分,就觉得错误百出,难以容忍,因此就写了本文。书中这样介绍和田玉,“和田玉又称和田软玉,在翡翠出现之前引领了中国几千年的玉文化,是中国古代的玉石之王”。

你看这位美女作者踩和田玉踩的多高明,就像夸和田玉一样。在一般人看来,这样介绍似乎没什么问题,但在我看来,这些话不但没有一句是正确的,而且句句充满阴谋。

首先,关于“和田软玉”这个称谓,宝石学上没有“和田软玉”这个名称,如果提“软玉”,也只能讲,在近代和田玉一度被称为“软玉”,或者说西方人称之为“软玉”。 即便完全照搬外国宝石学讲,那上面的“软玉”就是特指和田玉。你说“软玉”可以,但你不能说“和田软玉”。期刊作者混淆了“软玉”这一概念,按照这位美女作者的逻辑,她的潜台词肯定会有目前社会上广泛流传的“新疆软玉”、“青海软玉”、“岫岩软玉”“蓝田软玉”“俄罗斯软玉”、 “阿富含软玉”、“巴基斯坦软玉” 等等、等等,数不清的“软玉”名称。必须明确指出,这种称谓是错误的,也是阴险的。它的用心就是要把和田玉推到以上那一堆石头中去,然后再给你冠以一个“软玉之王”的头衔,以达到他们误导公众,诋毁和田玉的目的。和田玉是我们中国玉文化史上无可非议的、唯一的真玉;三千年的帝王用玉;中国的国石。但到了翡翠商们那里,他们就这样介绍给公众。

其实,像这样混淆“软玉”的概念,诋毁和田玉的何止这一位美女,你到书店或图书馆翻阅一些介绍玉器知识的书籍,包括珠宝学教课书;再浏览一下,一些玉器网站上所谓的玉器知识,几乎是千篇一律。每当看到这类文章的时候,就不禁让我想起了贾平凹小说中的一段笑话,写他曾利用上公共厕所,或者在大众澡堂子里看别人的小DD,看的多了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百毬百样,百毬一个毬样”。用贾平凹的这句话,概括近些年来许多书刊、网站介绍“软玉”的这一现象,真是再恰当不过了。混淆“软玉”概念的那帮人或许真的患有脑残,他们也不想一想,“软玉”一词如果真的像他们所说,那他们的鉴定机构,出具的鉴定证书中的“软玉”鉴定结论,还有何意义?另一个问题是,这样一个错误的结论、错误的逻辑,它误导了多少人?千万不要怪我笔下不留情面,我这是要替和田玉讨个公道,因此,言辞不可能那么温文尔雅。我们的一些鉴定机构至今仍坚持使用“软玉”这一鉴定结论,并且声称她们依照的是“国标”。我看了一眼那份所谓的“国标”,心里骂道:“我靠”。撰写这份所谓“国标”的人懂不懂和田玉啊?要不脑子肯定是让驴踢了,否则,怎么能把和田玉列为“软玉”的一个分类名称?!难怪社会上的好多人胡言乱语,原来连鉴定师手中的尚方宝剑——“国标”也是“一个毬样”。

至于“在翡翠出现之前引领了中国几千年的玉文化”,这句话也很阴险,而且也不符合事实。翡翠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到什么时候才得到认可?即便是在得到认可后的近代或现代,它在哪些方面引领了中国的玉文化?;和田玉“是中国古代的玉石之王”,没错。那么近代或现代呢?本人将就这些问题将进行一系列的评论,希望对喜欢和田玉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首先是“软玉”这一名称的危害,本人概括了8个不能容忍的理由,在此先列出来,以后再逐一详细剖析,这8个不能容忍的理由是:

1.“软玉”一词有西方武装入侵的历史背景;

2.“软玉”一词是西方的殖民文化;

2.“软玉”一词玷污了中国的玉文化;

4.“软玉”一词羞辱了中国的国学文化;

5.“软玉”一词即不科学也不严谨;

6.“软玉”一词对和田玉是一种诋毁;

7.“软玉”一词给玉器市场造成了极大的混乱;

8.“软玉”一词直接损害了和田玉收藏者的利益。

一、“软玉”一词有西方武装入侵的历史背景

和田玉被称作“软玉”是中国玉文化史上的一段耻辱史。稍微有一点荣辱感的中国人;稍微懂一点近代史的中国人,提起英法联军抢劫圆明园、火烧圆明园,你没法不恨西方那帮强盗。晚清时期西方略强用洋枪洋炮敲开了中国的国门,英法联军用极其野蛮的手段抢走了园明园内收藏的国宝,火烧了我们的圆明园。之后,法国地质物理学家正是通过那些抢去的玉器做了划痕比较试验,得出了翡翠为“硬玉”,和田玉为“软玉”的所谓结论。所以,接受“软玉”这一称谓,就等于认可了那段耻辱的历史。这是坚决不能容忍的。

更令人无法容忍的是“软玉”这一称谓不是外国人强加给我们的,而是我们一些见利忘义的翡翠奸商欣然接受,并把它当做救命稻草一样,紧紧抓住大肆渲染,其目的就是为了诋毁和田玉,吹捧翡翠。所以我抨击这部分人是汪精卫。提起汪精卫许多年轻人不一定能记得,他就是投靠日本军国主义的大汉奸、卖国贼。按说人家经营翡翠,吹捧翡翠也顺理成章,不能说人家是卖国。但如果有人为此而疯狂打压民族品牌,百般诋毁、贬低我们的和田玉,再加上其借助的手段又是与火烧圆明园有关联的一个殖民文化的产物,这就是个问题。因此,我抨击这一部分人为卖国贼,一点也不过分。而且我指的还是那些名为“专家”,实则奸商的个别人。

 

二、“软玉”一词,它是西方的殖民文化

和田玉命名权在我们中国人手中,我们中国有8000年从未间断的玉文化史,和田玉的发现及使用也有5000年的历史,玉文化的发源地在中国。在认玉、识玉、懂玉、用玉等方面,我们中华民族可谓是全世界的祖师爷,和田玉是我们的先民们经过3000多年的漫长实践,其真玉的地位才得到肯定,从商周以来,是历朝历代的帝王用玉。法国地质学物理家A·德穆尔将和田玉称为“软玉”,那是“班门弄斧”。严格的说A·德穆尔的行为,在学术上,那是一种剽窃行为;在法理上,那是一种强盗行径。我们早有定论的东西,他拿过去改头换面,重新命名,这和日本把钓鱼岛群岛称为“尖阁列岛”,菲律宾将黄岩岛称为“帕纳塔格礁”有什么两样?。面对这些强盗行径,我们的一些同胞不但不反对,反过来又接受他的命名,并且利用这一点打压和田玉。你还有没有一点主权意识?你还有没有一点文化知识产权意识?你还有没有一点荣辱感?你还有没有一点民族正义感?你知不知道这是继武装入侵之后的文化入侵?你懂不懂和田玉承载着华夏儿女的民族感情?你连这点意识都没有,你也配讲玉文化?!你宣扬的那叫殖民文化,懂不懂?啥叫殖民文化?不给你讲,你可能真的不懂,那我就帮你分析一下:

1.“软玉”一词它的来源是西方的;

2.它有着极其野蛮侵略战争和疯狂掠夺我国财产宝物的历史背景;

3.它还有强行推广使用的特征。从真正研究和田玉的学者或专家,到开发经营和田玉的商家;从收藏和田玉的收藏家或玩家,再到懂的民族尊严的所有中国人,谁赞成把和田玉称作“软玉”啊?没人赞成。是一帮别有用心的、对和田玉一窍不通的翡翠钻石商,打着“国际标准”的幌子,强行把它塞进“国标”里,从而实现他们打压民族品牌的目的,好兜售他们的“洋货”。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假洋鬼子比真洋鬼子更可恶”的地方;

4.它破坏了和田玉在中国玉文化中的传统地位;

5.它扰乱或混淆了人们对玉的真正意义的认识和理解;

6.它直接损害了经营和田玉这一民族品牌商家的利益。

这还不够吗?够了。所有这些事实,都说明“软玉”一词它就是西方的殖民文化。这样讲你该明白了吧!这就是我骂那些假洋鬼子们的理由。

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国家直到目前,在许多方面还有相当大的差距,需要向人家学习,我们不能盲目地拒绝西方的东西,包括西方的文化。但在玉文化方面,我们可谓是举世无双的,我们有资本、我们也有理由向外国人或外国标准说:“不”。在这方面,我们要做的,应当是把我们的玉文化发扬光大,推向全世界。而我们的一些商人及有关的部门,不但不坚持自我,反过来盲目地跟着外国人跑,有人甚至利用这一点打压和田玉。这等于放弃主权、等于放弃产权、等于出卖民族利益、等于践踏民族感情。火烧圆明园的国耻难忘、国恨难消,且又有人坚持接受西方的文化殖民。这些都是坚决不能容忍的。

 

三、“软玉”一词,它玷污了中国的玉文化

中国的玉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玉文化史走过了神玉阶段,进入了王玉阶段后,我们的先民对玉的认识和解读已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准,基本结束了用玉早期玉石不分的时代,从那个时期开始和田玉就已被确认为真玉。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者们先后提出的玉有“9德”、“11德”、“5德”等论述,同时还提出了“君子比德于玉”的观点,这些论述即是判断评价玉的标准,也是判断人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标准,这些基本价值理念是中国玉文化的核心内容,也是国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玉“德”论以及君子人格,对中国的社会文明与进步有着非常巨大的影响力,直到现代,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玉的“5德”精神与奥林匹克的体育精神完美的结合,就是非常好的范例。可以说玉“德”精神影响了古代、影响到现代、影响了中国,也影响到世界。这些内涵才是中国玉文化的精髓。

法国的A·德穆尔根本不懂中国的玉文化,更严重的是他还有西方人的傲慢与偏见,根本瞧不起中国人,想方设法凌辱中国人,这样一个无知加傲慢,偏见加蛮狠的所谓学者,给中国人尊崇的君子玉命名,肯定是一个歧视加羞辱的名称,结果还不是玷污了中国的玉文化?。

包括现代的翡翠商们也一样,别看他们也举玉文化这面旗,但他们那是亵渎玉文化,他们亲近玉文化,但又不尊重玉文化,实质上他们是拿玉文化这面旗当遮羞布用。他们也讲“比德于玉”,但他们不敢讲玉“德”的具体标准及其具体内涵,原因是他们想用翡翠取代和田玉地位,但古人对翡翠早有定论,它在“润泽以温,仁也”,“鳃里自外,可知其中,义也”,起码这两项不达标,还没法与和田玉相比。这样说可能有人不服气,我在《浅析“和田玉好还是翡翠好”?》一文中分析过它们的理化特性,在此我们再看看翡翠营销的源头,谁都知道翡翠一直都在玩赌石,其实那不是“赌”,确切地说应当叫“蒙”。真正意义上的赌,应当是参赌的双方都不知情,而翡翠的赌石是一方基本知情,另一方基本不知情或完全情的情况下进行的。人家玩的就是你的不知情;玩的就是就是那种不明不白;也可以说人家玩的就是那种不仁不义。从逻辑学上讲,源头就不清洁的东西,其中游下游的情况是可想而知的。要说文化,人家那也是文化,但那肯定不是中国的玉文化。他们哪敢提许慎“仁、义、智、勇、洁”的“五德”。更不敢提孔子“仁、知、义、礼、乐、忠、信、天、地、德、道”这“十一德”。仅这一点就与和田玉有本质的区别。他们拼命把中国的玉文化往翡翠上嫁接;也拼命地把翡翠往中国的玉文化圈子里塞,那还不是玷污和亵渎中国的玉文化?他们没别的办法,只能极力模糊混淆玉文化的概念。同鉴别玉一样,玉有真伪,玉文化也有真伪,他们玩的那是伪文化。

把和田玉称作“软玉”也是文化,但那是殖民文化,它的特征是明显的,危害也是不容否定的。因此是坚决不能接受的,也是坚决不能容忍的。中国的玉文化肩负着育人树德的神圣社会使命,它的精神实质至今仍然实用,不会过时,更不容篡改,决不能容忍那些污秽的东西混入其中。

 

四、“软玉”一词,是对中国国学文化的羞辱

中国的玉文化是我们国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学文化中,君子人格是古人进行道德情操、人格品德、基本价值教育的最高境界。有人说:“君子没有具体的定义”。我劝他:“你玩和田玉吧!好好研究研究中国的玉文化”。古人讲的“君子比德于玉”就是最好的定义,孔子、许慎等儒家学者的玉“德”论,就是对君子人格最好的诠释。当然这个“玉”,肯定是和田玉,而不是其它的杂玉,更不是翡翠。历史进入商周以后,古人对真玉及杂玉已经有了明确的界定,对于玉的概念已经非常明确。在此,我们再复习一下孔子和子贡的一段对话。

《礼记·聘义》一中文中记载子贡问孔子曰:“敢问君子贵玉而贱珉者何也?为玉之寡而珉之多与?”孔子曰:“非为珉之多故贱之也,玉之寡故贵之也”。“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刿,义也。垂之如坠,礼也。叩之其声,清越以长,其终诎然,乐也。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旁达,信也。气如白虹,天也。精神见于山川,地也。圭璋特达,德也。天下莫不贵者,道也”。诗云:“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故君子贵之也”。

今天我们温习孔子的这段话至少可以明确一下3点:

1、真玉的概念。真玉和杂玉的区别及不同称谓。古人把真玉称为“玉”,其他杂玉称为“珉”;

2、真玉的标准。孔子讲的“11德”实际上就是11项标准或11项条件,具备这11项标准的就是“玉”,否则,那它就是“珉”。和田玉完全符合这“11德”的标准,所以,它就是古人讲的真“玉”,这在所有的文献资料以及考古发现中都得到了证实;

3、君子的标准。“君子比德与玉”就是要求君子的人格标准,必须与“玉”的11项标准完全一致,也就是说君子也必须具备这“11德”的条件或标准,这就是作为人在社会上规范自身行为安身立命的价值标准。

我在《论羊脂玉的气质》一文中讲过孔子不愧是一代尊师,它不仅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还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玉器鉴赏家,他对和田玉的评论,其水平之高,后人至今无法超越,这是孔子对中国玉文化的伟大贡献,也是对中国国学文化的贡献,至今仍然实用。

从辩证唯物论的观点看,这个贡献也应当归属于和田玉。孔子的论述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依据和田玉本身存在的特性,研究、分析、认识、总结出来的。没有和田玉超凡脱俗的美,孔子就不可能概括总结出玉的11大美德来。这是一个从玉到文化,从物质到精神的认识升华过程。因此,我说中国的玉文化是有根的,它的根就是和田玉;中国的玉文化也是有魂的,它的灵魂就是中国的国学文化。这两个内容是一件事物的两个方面,不容分割,不容篡改,更不容否定。

孔子论玉的理念与《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六经》的内容是完全一致的。这些国学文化理念才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基本的价值观念。把和田玉定为中国的“国石”,决不仅仅是因为它产于中国,更主要的是它是我们中国人人格的象徵;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徵;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的象徵。这样一个神圣的国之瑰宝,孔子讲:“天下莫不贵者,道也”,但有人且要诋毁它,向它泼了脏水。把和田玉称作“软玉”,这是一个带有歧视性及羞辱性的名称,我们讲“君子比德于玉”,西方人就把我们的君子玉称作“软玉”,这还不是羞辱我们的君子人格?羞辱了我们的国学文化?羞辱我们中国人?每一个有荣辱感的中国人,每一个讲尊严的中国人,当然不能容忍这一现象继续下去。

 

五、“软玉”一词,它即不科学也不严谨

把和田玉称为“软玉”,既不科学,也不严谨。宝玉石的硬度分为绝对硬度和相对硬度。绝对硬度即抗压强度,它代表宝玉石的韧性、抗冲击和抗击打能力,这在宝石学上意义更大。相对硬度是划痕比较试验,即所谓的摩氏硬度。

和田玉的抗压强度高达6 .5吨/立方厘米,也就是说,如压碎和田玉,必须在每立方厘米上施加约6.5吨压力。以和田玉的绝对硬度为1 000计算,翡翠则仅有500。和田玉的绝对硬度是翡翠的两倍;相对硬度和田玉6-6.5,翡翠6.5-7,两者相差无几。

我说A·德穆尔的命名不科学,是因为他只做了相对硬度比较试验,没做绝对硬度试验,错误的把绝对硬度高的说成软的,而把绝对硬度低的说成是硬的,所以我说他的命名既不科学,也不严谨。

我说它不严谨,还有更重要的一面,那就是它违反了宝玉石“国际标准”的命名原则。按照“国际标准”,宝玉石命名首先不能使用带有褒贬性含义的称谓;更不能使用带有歧视性的称谓。A·德穆尔把翡翠称作“硬玉”,把和田玉称作“软玉”,这就是非常明显的褒和贬,他褒了翡翠,贬了和田玉。他把和田玉称作“软玉”,就是对和田玉的一种歧视。你看一下翡翠商们在这个问题上的那个得意劲,就可以明白,这是一个不容争辩的事实。这和西方人把中国人称作“东亚病夫”如出一辙,没什么两样。歧视中国人、瞧不起中国人、甚至欺负中国人,这是18世纪以来,西方人的通病。问题是:我们的国家宝协,组织参与制定宝玉石“国家标准”的那些人,怎么就那么麻木不仁?!为什么一定要接受、照搬这一错误的称谓?!这一错误称谓为什么至今不作修改?!在我看来,A·德穆尔的命名也好,“国际标准”也罢,在这个问题上,还是贾平凹的那句话,“一个毬样”。这样一个没有科学依据的命名;这样一个带有歧视及羞辱性的名称;这样一个违背“国际标准”的所谓“国际标准”;在我看来它连一根“鸡毛”都不是,可有人就是要把它当作“令箭”使用,一定要写入我们国家的“国家标准”内,而且是坚持不作修改,这肯定是个问题。中国宝协还是不是中国的宝协?我看它更像一个假洋鬼子帮会,干脆改名叫洋奴俱乐部算了。不要怪我说话难听,这是一个真正喜欢和田玉的,一个还没忘记自己是中国人的,一个有荣辱感的有思想的玩玉人的问责声音。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为了满足一部分人的个人私利,放弃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甚至不顾民族利益和民族尊严,盲目照搬外国人的东西,误导国人,动不动拿外国人吓唬国人的做法,这些都是我们坚决不能容忍的。

 

继承和田玉文化,传播和田玉文明。
 楼主| 发表于 2015-4-8 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总体而言,本人认为软玉说是当时国际国内一些商家在无法获得和田玉之时,又想借和田玉之威名,更想超出和田玉之范畴,而丑化他人美化自己的一些卑劣手段和说法!

 

败家之石[慈禧如此亡国败家之劣妇,喜欢的所谓翡翠,和当今国家打击的对象不是很象吗?]焉可与和田正统相媲美,终究是历史的笑料而已!

 

泱泱8000年玉文化,皇家贵族文化,只有和田正统!

 

无二路!

 

 

[慈禧]就是[雌喜]俗点说就是母的欢喜了!是阴胜阳衰之意。在这个即将雄起的社会该淘汰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5-4-10 18:11:57编辑过]
继承和田玉文化,传播和田玉文明。
发表于 2015-4-8 14:08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了,中国向来追求纯,白,美,养浩然之气,老外既羡慕中国几千年的玉文化又别有用心冷嘲热讽,孰不知他们引以为豪的博物馆里外国的文物大多都是侵略掠夺的遗物,铁证,老沙的文章有条有理??
继承和田玉文化,传播和田玉文明。
发表于 2015-4-8 15:08 | 显示全部楼层
相对硬度相差那么少  反之绝对硬度和田玉却是翡翠的两倍  所以软硬之说真的很不科学
继承和田玉文化,传播和田玉文明。
发表于 2015-4-8 17:41 | 显示全部楼层
顶起!!!
继承和田玉文化,传播和田玉文明。
发表于 2015-4-8 19:32 | 显示全部楼层
沙哥总结的真到位
继承和田玉文化,传播和田玉文明。
发表于 2015-4-8 20:22 | 显示全部楼层
顶起  超赞  国玉必须是和田玉
继承和田玉文化,传播和田玉文明。
发表于 2015-4-9 22:0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两天太忙了,好文,拜读!
继承和田玉文化,传播和田玉文明。
发表于 2015-4-10 15:43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真好!  
继承和田玉文化,传播和田玉文明。
发表于 2015-4-12 15:38 | 显示全部楼层
继承和田玉文化,传播和田玉文明。
发表于 2015-4-15 23:2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 顶
继承和田玉文化,传播和田玉文明。
发表于 2015-4-27 15:08 | 显示全部楼层
沙哥就是沙哥!拜读受益!敬上!
继承和田玉文化,传播和田玉文明。
发表于 2015-4-28 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
继承和田玉文化,传播和田玉文明。
发表于 2015-4-29 19:02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楼主!
继承和田玉文化,传播和田玉文明。
发表于 2015-5-1 01:11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 学习~ 长知识~ 长志气~
继承和田玉文化,传播和田玉文明。
发表于 2015-5-8 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慈禧]就是[雌喜]俗点说就是母的欢喜了!是阴胜阳衰之意。在这个即将雄起的社会该淘汰了

说得好。我就觉得翡翠是娘们喜欢占多数。哥们还是喜欢和田玉占多数。

继承和田玉文化,传播和田玉文明。
发表于 2015-6-1 23:38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真好,拜读了!长知识!!!
继承和田玉文化,传播和田玉文明。
发表于 2016-1-8 23:3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沙的态度我喜欢
继承和田玉文化,传播和田玉文明。
发表于 2016-1-12 16:37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是个浮躁的社会,也是一个思想变革的时期,各种观念知识良莠不齐,鱼目混珠,更可恨的一群所谓的专家,群魔乱舞,挠乱了人民的视野,好在还有沙网这样一块纯净的空间给我们爱玉人。要不然真不知道还能不能玩下去,你看满大街的都是什么玩意啊。在中国闭着眼就能买到假货,想买到真货怎么就这么难呢?毕竟有幸能知道沙网的玉友是少数人,大部分人还是在吃药,在中国爱玉的人还是很多的,可是懂的人却很少,再加上一些专家商家有意识的歪曲,更让人民对和田玉的认识走入误区,成天见的是假货,学的是歪曲的知识,有一天即使见到真的他也会说是假的,于是专家商家笑了,中国的玉文化也没落了。妈的,中国那帮孙子怎么起的名,现在所有的玉几乎都可以叫和田玉,即使你去检验,只要是透闪石含量到了,就是真和田玉。悲哀啊!
继承和田玉文化,传播和田玉文明。
发表于 2016-7-2 23:59 | 显示全部楼层
国玉,必是和田玉。
继承和田玉文化,传播和田玉文明。
发表于 2017-2-13 01:47 | 显示全部楼层
崇洋的人我就是不懂
继承和田玉文化,传播和田玉文明。
发表于 2018-4-11 20:11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沙 发表于 2015-4-8 11:46
总体而言,本人认为软玉说是当时国际国内一些商家在无法获得和田玉之时,又想借和田玉之威名,更想超出和田 ...

老沙这是爱玉爱出了玉的门道也琢磨出了人世间的味道
继承和田玉文化,传播和田玉文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新疆和田河边自挖和田玉籽料,河边价格,包真专场现场拍卖,数千块和田玉籽料原石欢迎自选,每天都更新。
最低的和田玉价格,最专业的和田玉鉴别,最人气的和田玉论坛,和田玉传播网欢迎您的加入,一起来玩和田玉吧!
本网站所刊登的和田玉图片及相关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题资料,均为[和田玉传播网]http://www.kaxitixi.com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严禁下载复制使用。
更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