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传播网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007|回复: 2

解密何家村:丹药须用银罐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2-9 14: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注册和田玉传播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汉唐时期考古、历史、文物、美术教学与研究。

  唐代不少皇帝和贵族热衷于服食丹药,也许能与一些器物联系起来。何家村遗宝中有素面平底银罐、素面圈足银罐、素面三足束腰形银罐、素面三足银罐。形态上是唐代常见的器型,在玉石、陶瓷以及壁画石刻中也能见到,但形体通常都很大。唐开元六年(718年)韦顼墓石椁线刻图中,有一侍女手捧三足罐,实物和从图像比例上看应该是一般生活用具,可何家村这几件银罐体态很小,器高分别是3.5~4.65厘米。共同特点是都有盖,扣合得非常紧密,子母口严丝合缝,似乎连空气都无法进入,以至于时隔一千余年后内壁的银白色仍然铮亮如新。毫无疑问,它们的用途特殊,也许就是盛装与炼丹有关的药物,因为方士们认为将炼丹原料盛放在金银器里面,会沾染上金银之气,能巩固和提高药效。

  崇拜炼丹养生的观念增进了人们神秘的幻想,会以巨大的热情和精神动力制作如此精致器物。小罐的制作难度很大,带三足的小银罐,焊接的缝隙出现许多绿锈,应是用锡、铅和铜为主合成焊药焊接,日久腐蚀后就会出现绿锈痕迹。法门寺银盐台上錾刻“小药焊”三字,说明唐代的焊接技术,有大焊、小焊,区别是焊药不同。这几件小巧玲珑的器物本身似乎也增添了灵异的感觉。

继承和田玉文化,传播和田玉文明。
发表于 2012-12-16 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上班每天从何家村经过,想到这里就是窖藏地点,挺激动的!呵呵
继承和田玉文化,传播和田玉文明。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6 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小王子在2012-12-16 10:36:00的发言:
上班每天从何家村经过,想到这里就是窖藏地点,挺激动的!呵呵

有空再挖挖,可能不止一个窖

继承和田玉文化,传播和田玉文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新疆和田河边自挖和田玉籽料,河边价格,包真专场现场拍卖,数千块和田玉籽料原石欢迎自选,每天都更新。
最低的和田玉价格,最专业的和田玉鉴别,最人气的和田玉论坛,和田玉传播网欢迎您的加入,一起来玩和田玉吧!
本网站所刊登的和田玉图片及相关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题资料,均为[和田玉传播网]http://www.kaxitixi.com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严禁下载复制使用。
更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