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注册和田玉传播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周五是个好日子,再写些东西,下班时间就过的更快了。很喜欢看玉但更喜欢看人和玉的故事,希望大家把自己和玉的故事写出来,这也是玩玉的一大方面吧。
有一年,2个纱窗坏了,自己工具不全而且有点懒,就想找个人来帮我修。打开报纸有一个自称老师傅的人专修纱窗。老,经验就多,干活踏实呀,所以就和他订好某日来修。
实话,人够老,头发都花白了,但活干的真不怎么样,一上午没成。还是我告他要怎么做,反正我要求也不高,就凑合弄上了。最后结账壹千多,那个后悔呀,还不如买工具,料自己做了,省钱还能剩套工具。好了,还是回主题到玉上。
在他干活时我看见在他腰间皮带上别着一块圆形的玉。色是青绿还闪灰,雕的是一个龇牙咧嘴的似人似兽的图案,一看就是地摊学徒工,料是水嫩的岫岩玉。心想那么大岁数了,要戴也该戴块像样的才对。象这料,色,工,皮都不对的戴它干吗?自己也略通玉,就想玄一把。问:老先生也喜欢玉呀?答:一般。问:看先生戴的好像不是和田玉。答:我这玉不行,现和田玉贵呀。这块玉是十几年前出国时临上飞机老娘给的,说戴上座飞机保平安。这不,十几年了,一直带着。一听这些,我还想要说的都咽回去了。玉已经是中华文明的一个载体了,一位老母把对离家儿子那种不求他富贵,但求他一生平安的愿望寄托在这块玉上,那种玉的工呀,料呀,色呀,皮呀在这面前显得多么世俗幼稚。
这让我想起另一块玉的故事。一天,一位朋友说他同事在一小镇的集市上买到一块旧的劳力士,拿回国让人一看,值50万。我这个本来就逛旧货比逛大商场来劲的人马上说周末去呀。开车到那一看,是个不小的集市,都是买羊破烂的,劳力士连个影也没有。逛着,看见有家中国模样的店铺,走进去一看还真不小,满满的全是中国旧货。这时出来一位中年老板娘,一听说话还是北京人。我就好奇问她你把卖中国旧货的店开在老外区,有人买吗?她说我开了有20年了,好多老外也挺喜欢这中国土玩艺的,说着指着旁边一张大硬木案说有人从外州已把它订购了,下周来取。还有人到她这找东西为拍电影当道具呐。每年她都从国内用集装箱进几次货呢。好多业内人要她用集装箱夹一些文物出来她都不敢怕出事。出自对玉的癖好,总忘不了问一下有无玉卖。她说她不卖玉,但家里有玉,她说有一天店里来了个小留学生模样的人拿着块白玉问她收吗,老板娘怕出事就问他那里来的,小男生说是他妈出国时给他的。老板娘问你娘给的卖它干吗?男生说这月房租交不出来了。老板娘说我也不懂玉呀,但做这么多年这行生意,感觉它应该不错,就问他房租多少钱,而且就按房租价收了那玉。老板娘说反正有假代价也不大。一次回国带着这块玉回北京,正好有机会让马未都看看,他说是一块很好的,明代的和田白玉,让她好好收藏,所以她就一直留在家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