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传播网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797|回复: 5

玉石真的会养人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8-27 09: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注册和田玉传播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Vi19-fxrtztc3127181.jpg

◎思玉者

  前面几篇文章我们主要讲清了人养玉的基本原理,也可以解释人与玉的一些关系和现象。现在可以具体谈谈人佩玉和盘玉的好处,也就是玉养人。玉真的会养人吗?

  钙镁的作用。和田玉为富含钙镁的硅酸盐(CaO24%、MgO15%),钙镁是人体神经系统、骨骼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佩戴,可以有效地消除皮肤的 疲劳,增加其活性。所以,和田玉首先是滋养皮肤的,可以戴在手腕上、项脖上以及任何贴身部位。从我们身边的真实案例看,有长期佩戴后不长青春痘的,有治好 了皮疹的,有明显减少老年斑的和皮肤延缓衰老等现象。

  异曲同工。从矿物的角度看,和田玉的主要矿物为透闪石或者阳起石。透闪石与阳起石的差异 只是结晶体中Fe2+含量的多少,阳起石含量高些,透闪石含量低一些。阳起石是我国古代的一味矿物中药,用于治疗肾虚引起的疾病。为此我们专门与中医专家 讨论过阳起石治病的原理,虽然现在已经很少使用这个方法,但是传统中医一定是有其道理的。基于和田玉中透闪石、阳起石矿物非常细小,有部分达到纳米的级别 (显微隐晶质),应该有可能通过皮肤和食道进入人体。为此,我们提出阳起石外用是否也有可能?中医专家认为完全可以。无独有偶,国外透闪石矿物曾经叫作 Nephrite(现在普遍用作闪石玉的英文),直译过来叫肾石。这个名字源自南美土族人喜欢腰上挂一块玉石,可以起到治疗肾病的作用。包括Jade(玉 石)这个字也与这个传统有关。自古以来,中国人玩玉喜欢挂在腰上,有空了拿在手里把玩,没空了仍然挂在腰上。在玉石的传统养生方面,中西可谓异曲同工。

  生物信息场。东南大学生物工程系采用现代技术研究表明:人体本身会产生温度场、磁场、电场,从而构成一个“生物信息场”。这个生物信息场会产生一种相应 波谱,被称为生物波。生物波可产生生物电,它有一种奇特的光电效应。而玉石也具有这种特殊的光电效应,并放射出一种能被人体吸收的远红外线波,进而诱发人 体内细胞、水分子的共振,起到轻微按摩,改善微循环系统等作用,并可活化细胞组织,调节经络气血的运转,增强快速反应,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自然界中光电 效应的强度,通过科学测量发现砭石为首,和田玉则紧随其后,砭石治病也因此成为我国传统中医六大医术之一。

  来源:苏州日报


继承和田玉文化,传播和田玉文明。
发表于 2016-8-27 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继承和田玉文化,传播和田玉文明。
发表于 2016-8-27 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的,和田玉紧系健康。除上述成分及微量元素对健康的有益作用外,把件盘玩运动,可通过指间关节运动及活动度锻炼、手部各肌组的运动及锻炼、手部穴位的按摩、以及经体躯神经对大脑的信息反馈及信号刺激、和运动中枢对盘玩动作频率的调控…….等机制,实现对手指小关节病的防治,人体精准运动及定位能力的训炼、失眠及神经官能症的治疗、以及老年痴呆的预防…….等功效。
继承和田玉文化,传播和田玉文明。
发表于 2016-8-28 00:45 | 显示全部楼层
说一个真实的案例,去年我去体检,检查耳鼻喉科的是一位老太太医生,我看他手上戴了一个白玉的镯子,出于职业习惯我就问什么料,老太太说不知道,女儿送的,但是带上之后一年左右的时间,手上的老年斑没有了,现在换了另外一只手戴,我一看确实是的

亲身经历,仅供参考
继承和田玉文化,传播和田玉文明。
 楼主| 发表于 2016-8-28 09:34 | 显示全部楼层
ZZG 发表于 2016-8-27 20:53
是的,和田玉紧系健康。除上述成分及微量元素对健康的有益作用外,把件盘玩运动,可通过指间关节运动及活动 ...

很好!很有道理的!
继承和田玉文化,传播和田玉文明。
 楼主| 发表于 2016-8-28 09:34 | 显示全部楼层
yuechuwu 发表于 2016-8-28 00:45
说一个真实的案例,去年我去体检,检查耳鼻喉科的是一位老太太医生,我看他手上戴了一个白玉的镯子,出于职 ...

实践证明!
继承和田玉文化,传播和田玉文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新疆和田河边自挖和田玉籽料,河边价格,包真专场现场拍卖,数千块和田玉籽料原石欢迎自选,每天都更新。
最低的和田玉价格,最专业的和田玉鉴别,最人气的和田玉论坛,和田玉传播网欢迎您的加入,一起来玩和田玉吧!
本网站所刊登的和田玉图片及相关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题资料,均为[和田玉传播网]http://www.kaxitixi.com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严禁下载复制使用。
更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